TokenPocket官网

你的位置:tp钱包下载 > TokenPocket官网 >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60周年,亲历者讲述金银滩上的岁月_大皖新闻 | 安徽网

发布日期:2024-10-26 02:47点击次数:164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60周年,亲历者讲述金银滩上的岁月_大皖新闻 |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讯  60年前的10月16日下午3时,位于中国新疆罗布泊的荒漠里,金光喷发、火球凌空,巨大的蘑菇云腾空而起,代号为“老邱”的国家最高机密,终于向全世界展露真容——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东方巨响”震惊世界,而这颗让中国人民挺起脊梁的“争气弹”诞生于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的金银滩草原上,这片美丽而宁静的土地曾建有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试验和生产基地——国营二二一厂。“干惊天动地事,做默默无闻人”,在那个决定中国命运的时刻,一大批来自全国各地的“二二一人”挥别家小,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自力更生,奋发图强,不怕牺牲,艰苦奋斗,这些核试验背后的小人物用青春谱写了不平凡的乐章却并不为外人所知。

在合肥蜀山区的团安新村小区里,便生活着一群在青海金银滩草原1170平方公里神秘禁区内默默奉献青春的核工业人。10月16日上午,大皖新闻记者来到中核二二一“两弹一星”精神纪念馆合肥馆,见到了这些历史功臣们,听他们诉说那段神秘艰辛而又激情燃烧的岁月。

中核二二一“两弹一星”精神纪念馆(合肥馆)内的物件展示。

心里想回去看看,毕竟是挥洒过青春的地方

如今已90岁高龄的任振昇除了耳背外身体依旧硬朗,1963年他和老伴姬桂珍根据组织安排从西安前往国营二二一厂参与建设、生产。青海是任振昇与姬桂珍从未踏足过的未知土地,“去之前告诉我们是去矿上工作,那时候坐的火车很慢,只记得在车里待了有两个晚上。”姬桂珍说,那个时候年轻,虽然想到环境会比西安艰苦点,但一想到是参与祖国的建设便也做足了心理建设,“越往里去人越少,路越窄,当开门从车上下来时,眼前是茫茫的荒草地,风沙吹起来都是昏天黑地的。”

中核二二一“两弹一星”精神纪念馆(合肥馆)内,90岁的任振昇和85岁的妻子姬桂珍,向大皖新闻记者回忆当年的艰辛。

不过形势却没有留给任振昇和姬桂珍多余的时间,“那时候还是二二一建设初期,三分厂还只有一个车间投入使用,其他分区的车间厂房也都还在建设中,我们除了进行生产工作还要投入到建设工作中去。”吃是青稞面、谷子面,喝的是河沟里挑的水,住在土窑洞里……条件艰苦超乎常人想象,但二老却表示“从没觉得苦过,年轻时一想到建设祖国浑身就都是干劲。”

任老告诉记者,他当时在二二一厂三分厂担任铸造工,负责原子弹上的“瓦片”铸造,“当时保密工作极其严格,下班了谁也不会谈工作上的事,每天只想着做好自己手上的活,也不知道是在给原子弹造‘瓦片’。”任振昇回忆,即使生活在二二一厂这么长时间,但长时间在车间内工作,很少能接触到科研工作者,厂里又严格执行着保密要求,“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的时候,我们还觉得挺突然的,后来知道是我们厂生产的,心情挺激动的。今年是原子弹爆炸成功60周年,我感觉很高兴,振国威,很自豪,老百姓腰杆儿也硬了。”

如今任振昇与妻子姬桂珍来到合肥已有32年了,因为身体原因害怕高原缺氧反应,就一直没回到青海。“我心里是想回去看看的,毕竟是挥洒过青春的地方,有时候在电视上看到厂房、曾经住的地方感觉挺亲切的,感觉那里是自己的另一个家乡了。”姬桂珍感慨地说。

科研人员艰苦朴素,吃饭都排队没架子

1959年,年仅18岁的董殿举来到了尚在建设初期的国营二二一厂,这一去便扎根34年,将最美好的青春年华奉献给了金银滩大草原。董殿举依然清楚地记得,当他走进金银滩的时候,看到的是一片无边无际的茫茫草原,野草比成人高,风沙刮过眼睛都睁不开,没有住房,也没有帐篷,生活物资极其匮乏。在这种一无所有、从零开始的情况下,他们只能临时住在羊圈、睡在干草上长达4个月。“作为第一批进入金银滩的‘二二一人’,我们一开始并不知道是去做与原子弹相关的工作,”董殿举等人接到的任务是:建厂房,修大路,开荒地,为接下来的科技研究打下好基础。

中核二二一“两弹一星”精神纪念馆(合肥馆)内,董殿举向记者介绍二二一厂时的工作。

由于基地海拔高,过完8月就要穿棉衣,冬天最低气温可达零下40℃。自然条件十分恶劣,生活异常艰辛,物资极度匮乏,一天三顿吃的基本都是青稞面,科研人员同样艰苦朴素,吃饭都排队也没架子。“不少人有高原反应,出现浮肿。”于是大家决定自己开荒种地,挑易成活的土豆、油菜种,实在不行就挖野菜、野萝卜、蕨菜充饥,“好在那时年轻,大家也没觉得辛苦,就这样一直坚持着,坚持着。”

在厂里,董殿举从事的是物资管理工作,一开始是保管员,后来担任仓库管理科科长,直至退休。在基地大规模的工程建设中,物资供应是至关重要的一环。董殿举说厂里有八个大型仓库,保管五金交电、化工材料、劳保用品、仪器仪表、水暖配件等器材物资,还有大型的露天货场,保管大型设备。为保障基地全面建设的需要,仓库的干部和工人坚持24小时全天候工作,一天三班倒,装卸速度很快,做到车辆随到随卸。

据董老回忆,二二一厂里保密要求很严,要求“八不准”,“在1964年原子弹爆炸之后,我问了两个去罗布泊爆炸现场的同志才知道,tp钱包我们厂原来是搞原子弹的。”即使六十年过去,董殿举依然对那声“东方巨响”的消息感到激动,“除了为了自己的奉献而自豪,也为两弹的结合打破了外国的核垄断,武装了我们军队,壮了我们国威军威而自豪。”

“今年是原子弹爆炸60周年,我们依旧感到自豪,再多的艰苦也是值得的,希望两弹精神能够一直继承下去。”董殿举说。

科技过硬国家才有底气,老百姓生活才稳当

1975年,34岁的罗凤云被调往二二一厂参与厂内职工子女学校的教学工作,虽然去的时间比较晚了,但自然条件依旧比较艰苦,好在厂里建设条件已慢慢变好了,基础水电全部都能满足日常需求了。“我印象中冬天温度非常低,风特别大,一刮风手指头大的石子都跟着风砸到脸上。”

据罗凤云回忆,建厂后随着人数越来越多,员工的子女也越来越多,便开始组建学校。厂里有甲乙两个区,甲区是生产区,乙区是家庭区。双职工家庭在甲区参与生产建设,孩子基本上都在乙区学校内学习。

罗凤云告诉记者,当时厂里员工来自全国各地,是国家挑选的各行各业的拔尖人才,技术要非常过硬,政治审查要过关,“在这个厂里上班,我感觉非常自豪,因为接触到的人在思想深处都是力求为祖国做贡献的。”

中核二二一“两弹一星”精神纪念馆(合肥馆)内,罗凤云在观看当时的老物件。

据罗凤云回忆,职工参与生产建设,孩子便都在学校内学习,“他们的父母在一线为祖国建设奋斗,把孩子交给我们,这既是压力也是动力,尽我所能地教好这些孩子。”为了提高教学质量,老师们在简陋的教室里,用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为孩子们传授知识。他们还常常熬夜备课,用钢板刻制试卷,手写试题,然后用油墨印制出来供学生们练习和考试,“孩子们都很刻苦,记得1985届学生整体成绩在青海省排名第一”,罗凤云说。

罗凤云回忆,她带的学生中,后来有的从事化工行业,有的选择了其他职业,但各自都在岗位上发光发热,让她感受到了辛勤付出带来的成就。“刚开始调到这个偏远的地方时,很多人都不理解,觉得我是从内地跑到了边疆。但我从没后悔过。”

今年是原子弹爆炸60周年,罗凤云说虽然自己并不是直接参与原子弹研发的,但在多年的教学工作中,她深切感受到科学的重要性。“科技必须过硬,科技过硬了国家才能有底气,老百姓生活才稳当。精神志气要有的!希望下一辈能继续传承两弹精神!”

在二二一厂成长上学工作,目睹了老一辈的艰辛

1962年年仅5岁的任铁安跟随父母的足迹也来到了国营二二一厂,在这里成长、上学、工作,据任铁安回忆, 当地的条件艰苦,“海拔高、条件差”,是地处于海拔3200米的高原缺氧地区。每年冬天很冷,到了五六月份,小树才刚刚发芽,6月份还下雪,夏天时间很短,到了10月又下雪了。而亲眼目睹了老一辈核工作者、工程技术人员创业的艰辛,以及为了我国核事业而隐姓埋名默默奋斗,父辈的耳濡目染深深影响了任铁安。到1974年二二一厂招工时,任铁安并有选择离开而是接棒在二二一厂参加工作,分配到二二一厂交通运输处汽车队。

中核二二一“两弹一星”精神纪念馆(合肥馆)内,任铁军安向记者讲述“两弹一星”精神。

谈起2024年10月16日,原子弹爆炸60周年纪念日,任铁安高兴地表示:“今天是个好日子,今天是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60周年,解放后,抓紧时间把我们的核武器搞起来,才能壮我们的国威和军威。‘两弹一星’精神是我们的宝贵财产,要一代一代传下去,使我们的国家更加强大,人民更加幸福。”新时期依然要发扬老一辈的光荣传统,他们那时候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隐姓埋名,为了我们国家的核事业奋斗一生,他们这种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任铁安在家中展示其获得的奖章、证书

发起建设“两弹一星”纪念馆,宣讲功臣模范故事

69岁的老兵陈相珍是全国基层理论宣讲先进个人、合肥市最美退役军人、合肥好人;2005年1月退休后,陈相珍进行爱国主义和国防教育宣传,目前他是淠河路上的“红色宣讲员”,义务宣讲“两弹一星”精神已经12年。

退休后,陈相珍住到团安新新附近的淠河路上,“发现这条路上有很多老人,这些老人是干什么的啊?”陈相珍很奇怪。打听后,陈相珍得知老人们有参加过抗美援朝的、有参加过抗日战争的、有参加过渡江战役的,其中有战斗英雄、功臣模范等。这些“功臣模范”就是指居住在团安新村里的二二一厂的老人们,得知老人们都是隐姓埋名住在这里,陈相珍进行了统计并进行了拜访,从2012年开始,陈相珍开始义务宣传居住在团安新村中的“两弹一星”功臣模范们。

合肥市最美退役军人、合肥好人陈相珍宣讲“两弹一星”精神和功臣模范故事。

随着宣传淠河路力度的加大,为让更多的人知晓淠河路上团安新村安置的二二一厂的老同志们,陈相珍谋划着发起建设一个宣传“两弹一星”精神的纪念馆,讲述团安新村老人们的“两弹一星”故事。2021年,在淠河路团安新村,“两弹一星”纪念馆建成了,2023年又进行了升级改造,形成了现在的规模。

陈相珍认为,团安新村的“两弹一星”纪念馆,“既宣传‘两弹一星‘精神,也体现了党和政府对淠河路离退休人员的关心。”目前,陈相珍作为“两弹一星”精神义务宣讲员,经常去企事业单位,社区、学校,宣传二二一厂老人们的奋斗经历,“把这段历史传承下去,现在我们依然需要‘两弹一星’精神,需要建设强大的祖国。”陈相珍说。

大皖新闻记者  孙召军  许佳  摄影报道   实习生  王欢   通讯员  殷亮亮   何刘

编辑 崔恒

Powered by tp钱包下载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365建站 © 2013-2022 tp钱包下载 版权所有